2025年4月21日下午,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呦呦 中医药文化”之非遗工匠进校园活动在该校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非遗文化 点亮健康生活”。活动指导单位为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上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上城区教育局、上城区卫健局、上城区总工会、上城区科协、上城区劳模工匠协会联合主办,由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承办。

为亲人泡一杯养生茶

折射出同学们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

当天下午,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一同探秘校园本草长廊。这里以文化延展互动体验、中医药养生跨学科作业展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学校呦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成果。同学们精心布置的展位,从中医理论知识到日常养生实践,丰富多彩。嘉宾们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体验,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当走进教学楼四楼多功能厅时,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摆在靠门口长桌上的一排中药材和养生壶。原来,本次活动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老师给四年级一班的同学现场上一堂以“为亲人泡一杯养生茶”为主题的养生茶体验课。老师首先讲解了养生茶的特点和功效及不同养生茶的制作方法,随后,同学们便六七人一组,分头开始动手制作养生茶了。

第六小组的同学制作的是一款给爷爷奶奶喝的“止咳茶”。第一步,同学们先要“想一想”,制作这款养生茶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是“辨一辨”,需要用哪些药材,明确用量、功效和服用方法等;第三步是制作。同学们挑选了枸杞子、陈皮丝、红枣和金银花四种药材,在养生壶里倒入开水,一壶止咳茶就泡好了;第四步是闻一闻和尝一尝,口感如何;最后一步,写出这款养生茶的注意事项,有没有副作用等。

一款养生茶,折射出同学们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热爱。四年级一班的朱奕诚同学说,他们从二年级开始就上中医课了,同时还亲手种植过中药材呢。现在大家对常见的中药材已经很熟悉了,有时候在家里也会泡养生茶给家人喝。林善晨同学说,同学们对学习中医药知识都十分感兴趣,大家渴望能有更多的途径去接触更多的中药材,学习更多的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要达到“三重境界”

体验课结束后,丁兰第二小学校长陈卫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说,看到同学们在养生茶体验课上的良好表现,她十分高兴。丁兰二小从2016年开办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的育人体系。学校开设了“本草”劳动课程,包括中药种植、药膳搭配、中医养生和草药文创等。在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助力下,还研发了《中草药与生活》《“药在其中 健康养生》等课程素材。

陈卫群说,学校在实践中还创新构建了“四岗五场六大节”的实践模式。“四岗”即“呦呦园小博士、红领巾小中医、养生小厨师、本草美学家等四大职业载体;“五场”即开辟了1000多平米的“呦呦中医药文化研学中心”,成为学校的中医药博物馆、儿童友好实践基地、科普基地、非遗实践基地、校社协同育人场等;“六大节”,即用中草药命名了六大节日,如三四月的“桃花节”、五六月的“青蒿节”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本领、悟精神,传递健康理念,传承孝亲敬老美德,让中医药智慧滋养童年,让非遗匠心照亮未来。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副书记、副局长许涛对同学们的表现也十分赞赏。他说,中医药文化蕴含的不仅是医术,更是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东方生命科学”。今天我们在丁兰二小看到孩子们通过学中医,实践中医,学会了为家人细心配制养生茶、足浴包、香囊等,充分展示出孩子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已经初步理解了古代中医的古朴匠心和“医者仁心”的思想境界,说明学校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许涛勉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中医药知识,同时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出了奋斗目标,就是要达到“三重境界”:一是“植根课程,铸魂育人”,通过完善特色课程建设,让中医药成为少年儿童认知中华文明的“解码器”;二是“师道传承,薪火永续”。要不断拓展中医药大讲堂的授课主体,与更多中医院校、非遗机构共建“师资培育基地”;三是“知行合一,润泽万家”。要构建“家校社”协同的传承生态,让孩子们能以屠呦呦“青蒿素精神”开展探究,通过“小手拉大手”,让中医养生成为家校共育话题,实现“以文化人,以医养德”。

“望闻问切与学习思维”

非遗工匠现场授课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隆重的校外辅导员聘任仪式,将非遗工匠请进校园。杭州市上城区政协委员、上城区中医药协会副会长、上城区工匠谢慧淼和杭州市中医院健康部主任章静被聘任为丁兰二小的校外辅导员。

聘任仪式结束后,谢慧淼为同学们上了第一堂课:《中医望闻问切与学习思维》。她说,中医医生看病有四个法宝“望闻问切”,今天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法宝来给学习把脉:望,中医看病要看脸色,学习也要观察学习状态和成果,通过作业和考试成绩了解自身掌握程度;闻,就是要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反馈,获取外部视角的改进建议;问,就是要主动提出疑问,深入理解知识点;切,就是要通过练习和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帮助我们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策略,提升学习效率。

谢老师最后还现场教大家如何做颈椎保健操,叮嘱同学们从小学会保护颈椎健康。

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

打开孩子们探寻中华文明的窗口

活动最后,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吴春莲作了总结性发言。她说,今天我们在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共同见证了一场以“传承非遗文化 点亮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盛宴,深深感受到同学们从小学习中医文化的热情,深深体会到家校政社协同育人的力量,也深切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这些年来,丁兰二小联动中医院、万承志堂等社会专业力量赋能校园文化,让传统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打开了探寻中华文明的窗口,更构筑了“知行合一”的成长生态。

吴春莲向孩子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勤奋学习,做“文化文明的守护者”;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书本知识、学习中医药文化,学习实践应用本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要追求卓越,做“创新创造传承者”。我们要以屠呦呦为榜样,不断追求卓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世界一流,让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一定能”;三是要薪火相传,做“强国复兴接力者”。希望少先队员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勇于争当强国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

活动现场,杭州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鲍航行为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授牌“杭州市中医院青少年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和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丁兰二小赠送了书画作品。

活动现场还穿插了同学们的歌舞表演,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更多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色彩。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非遗工匠进校园,传承中医药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