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宏观展望:中国扩大内需的路径选择

报告共计:70页

《2025年宏观展望:中国扩大内需的路径选择》由开源证券分析师何宁、陈策、潘纬桢撰写,分析了中国经济现状,探讨了扩大内需的路径与资产配置策略,旨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国内经济现状与问题

- 需求不足的表现

- 房地产拖累经济:广义房地产占经济比重下降,对GDP产生负面影响,预计2024 - 2025年仍有一定拖累,但之后可能企稳。

- 物价偏低影响:物价指标表现不佳,企业以价换量,居民收入“以价换量”,就业压力大,工时拉长、时薪放缓。

- 杠杆率被动上升:宏观杠杆率上升,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待优化,资金活性低。

历史经验借鉴

- 物价低位运行时期:1998 - 1999年、2009年、2015年及2023年至今,GDP平减指数曾连续为负。

- 走出物价低位的因素

- 外需回暖作用显著: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外需影响大,外需回暖对物价回升重要。

- 地产投资弥补外需缺口:外需低迷时,地产投资可带动相关需求。

- 政策积极转向:需求不足时,央行降准降息、财政积极投入等政策刺激经济。

2025年中国扩大内需的路径

- 政策选择

- 海外环境:海外降息周期开启,2025年持续,国际政治环境或趋稳,特朗普政策或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人民币汇率弹性或恢复。

- 国内政策:大概率宽财政宽货币,财政赤字率提高,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容,安排化债额度,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强度,推进框架转型。

- 扩大内需的道路选择

- 消费因素

- 地产企稳是前提:居民偿债率修复、货币化安置和收储有望推动地产销售企稳回升。

- 股票财富效应:国内外研究表明股市上涨可促进消费。

- 重视民生等补贴:政策向民生、低收入和学生倾斜,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

- 刺激政策有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显著,预计2025年社零增速约4.5%。

- 第二次城镇化: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拉动居民消费、住房和公共服务需求,年均拉动GDP 5000 - 10000亿元。

资产配置建议

- 国内资产配置:股好于债,债券利率先下后上,股票受益于政策,行业配置先科技 + 顺周期,后内需偏消费。

- 海外资产配置:不确定性提升,短期美股>美元>黄金>美债>原油,长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各资产走势分化。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本文内容转载自:好科友,原标题《-2025年宏观展望:中国扩大内需的路径选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