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90期):构建长效发展机制-CMF

报告共计:61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迅速,在稳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问题,需构建长效机制。

1.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特点

- 规模与地位:规模持续扩大,今年末存量规模将超45万亿,占GDP比重或超30%,已成为债券市场第一大券种。

- 发行使用情况:新增限额虽高,但受财政收支影响,发行使用进度偏慢;“一揽子化债”使再融资债占比高;发行期限缩短,利率下行,定价市场化提升,募投领域拓宽,新基建等领域发力,专项债作资本金集中于交通领域。

2. 面临的问题

- 五大问题

- 发行与支出问题:发行进度慢,财政支出紧缩,稳增长效应受限,基建投资增速低迷,重点化债地区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非重点省份。

- 专项债效率问题:趋于“一般化”,资金闲置、挪用问题频发,项目收益覆盖倍数低,依赖再融资债借新还旧。

- 资本金撬动能力问题:作资本金比例低,撬动社会投资能力不足,未发挥带动放大效应。

- 限额分配问题:各地债务限额分配差异大,与实际需求欠配,易导致资金闲置、挪用,加剧债务滚动压力。

- 付息压力问题:付息压力持续攀升,区域分化明显,重点省份承压大。

- 三个深层次矛盾

- 宏观效率与债务投资矛盾:宏观效率下滑,债务扩张与经济增速背离,“债务 - 资产”转化效率低,专项债优质项目储备难。

- 债务结构与财力矛盾: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及杠杆率高,专项债务占比上升,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下降,央地债务结构及地方政府债券内部结构失衡。

- 激励约束与地方活力矛盾:政绩考评多元化,约束性增强,正向激励不足,制约地方发展活力。

3. 构建长效机制的建议

- 短期可为

- 优化债务结构:中央加杠杆支持建设与化债,提升一般债占比,合理提高赤字率并向中央倾斜。

- 完善限额分配:完善多维度限额分配机制,因地制宜匹配需求,合理控制债务风险。

- 优化投向与资本金管理:优化专项债投向,放开资本金领域限制,赋予地方决定权,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 加强项目储备与管理:广义基建仍有空间,结合重点领域加强项目储备,提升全流程管理水平,完善募投项目储备长效机制。

- 长期关键

- 统筹化债与发展:把握债务规模、结构与效率平衡,“控增化存”,优化化债政策,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注重内需与稳增长。

- 健全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推动出台专门法律,加强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探索偿债基金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与立法保障。

- 理顺央地关系与深化财税改革:优化央地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提高中央支出比例,深化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本文内容转载自:数策中台,原标题《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90期):构建长效发展机制-CMF》,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