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背景
-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之后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改善。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促进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决定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构成情况
- 第三套人民币小全套包括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纸币以及5分、2分、1分纸币和硬币 。具体为65年10元、60年5元、60年2元、60年1元各一张,62年5角、62年2角各两张,62年1角四张,53年5分、53年2分、53年1分各一张,另有1元、1角、5分、2分、1分硬币各一枚,且全套后3位同号,总面值21.06元.
各币介绍
- 10元纸币:1965年发行,正面图案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象征着人民当家作主,背面图案为天安门城楼,整体色调为黑蓝色,体现了庄重与大气.
- 5元纸币:1960年发行,正面图案是炼钢工人,展现了当时我国工业建设的火热场景,背面图案为露天煤矿,体现了对能源工业的重视,主色调为深棕色.
- 2元纸币:1960年发行的2元车工纸币是小全套中的珍品。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背面为国徽、石油矿井,象征发展能源工业,主色深绿色.
- 1元纸币:1960年版,正面图案为女拖拉机手,反映了当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背面图案为放牧图,展现了草原风光与畜牧业的景象,主色调为红色.
- 角币纸币:1962年版的1角、2角、5角纸币,其中1角纸币版别较多,如枣红一角、背绿一角等。枣红一角因券面颜色为枣红色而得名,其发行时间较早,存世量稀少,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背绿一角因背面颜色与贰角券相似,流通中不便识别而被收回,存世量也较少,尤其是背绿水印一角,更是珍稀品种.
- 分币纸币与硬币:1953年版的5分、2分、1分纸币和硬币,虽然面值较小,但作为小全套的组成部分,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它们见证了我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工艺特点
- 印刷技术: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多色印刷技术,使得票面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图案清晰。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和叠加,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如10元纸币的黑蓝色调、5元纸币的深棕色调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水印防伪:部分纸币采用了水印防伪技术,如2元车工的五星水印、1元古币水印等,这些水印图案清晰、立体感强,在透光观察时能够清晰地看到水印图案,有效提高了纸币的防伪性能.
- 图案设计:继承了第二套人民币的优秀传统,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充分运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画面,主题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如各券别正面图案中的人物形象、劳动场景等,都展现了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
收藏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见证者,第三套人民币记录了那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历程,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 艺术价值:其设计精美,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色彩绚丽,主题突出,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 经济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套人民币已逐步退出流通领域,其存世量逐渐减少,市场需求却不断增加,因此价格也水涨船高。尤其是一些珍稀版别,如枣红一角、背绿水印一角等,更是成为了收藏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价格屡创新高.
- 文化价值:第三套人民币票面图案和文字设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